中新社柏林12月1日电 (记者 马秀秀)12月1日起,中国开始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欧洲各界人士对此欢迎,表示此举将为所在国民众到访中国提供极大便利,增强所在国与中国的合作信心,促进中外各领域交流与发展。
德国驻华大使傅融在社交媒体谈到这一政策时表示,这一决定将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为德国公民前往中国提供便利。对在华商务人士、旅游人士、德中协会以及从事其他双边项目的朋友而言,这都是一个欢乐时刻。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BWA)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此举恰逢其时,体现了中国的友好姿态,将有助于德国人根据亲身体验,纠正因媒体批评性报道而产生的对中国的误解,有助于增强两国民众间信任,改善两国关系。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总经理罗伯特·赫尔曼表示,非常欢迎这项新的签证政策。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尤其对于那些想要永久涉足中国的德国企业来说,这是具体而实际的提升与改善。此举将进一步促进德中企业之间的交流,希望能够有更多欧盟国家从中受益。
德国人沃尔夫冈·卡列什克是机械制造工程师,明年他计划与妻子一起前往中国。他表示,中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政策很好。这为德国人去中国观光、旅游、短期出差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举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开放姿态、热情和坦然,也展现出中国对合作者的尊重。”纽伦堡中文学校校长李立旅居德国30多年。在他看来,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德中两国间人员往来更加自由。通过加强交流,两国将增进政治经济互信,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这也将对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他还表示,此举有助于增进华人与祖籍国的感情,也有利于促进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法国外长科隆纳日前在北京访问时谈到免签政策时说:“这是一个有力举动,将大幅促进我们(两国)的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
与此同时,法国外交部门11月24日宣布,拥有硕士学位的中国人,无论其文凭是法国的还是中国的,都将能够从法国获得为期五年的旅行签证。条件之一是至少在法国学习过一个学期。
“特别好。就像法中两国间互相赠送了圣诞礼物,及明年法中建交60周年的纪念礼物。”吉斯兰·莫里尼尔此前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目前在法国从事销售类工作。他告诉记者,法国人正纷纷热议此事,尤其是跨国混合家庭。作为中国女婿,他计划明年带全家前往中国探亲、旅游。“这真是提供了极大便利。”
莫里尼尔的妻子、中法家庭联合会主席罗坚表示,2024年正值法中文化旅游年,此举将极大增进两国间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在当今国际局势紧张背景下,法中互相采取的举措体现了双边友好,也释放出和平的积极信号。
另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在试图重振旅游业、经济和人员交流的同时,显示出了更大程度的开放迹象。
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说:“很多读者非常兴奋,表示2024年一定要去中国看看。”她说,相信免签政策会促进欧中文化交流。(完) 【编辑:甘甜】
中新社上海12月1日电 (陈静 潘而东)东海水产研究所“蓝海201”号调查船12月1日驶离上海长兴横沙渔港码头,远赴西北印度洋执行为期四个月的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任务。
12月1日,“蓝海201”号调查船在上海长兴横沙渔港码头。 (崇明边检站 供图)
据悉,此次“蓝海201”号调查任务包括渔业资源种类组成、资源量分布及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征,渔场生产力水平、饵料基础、水文要素、物理海洋结构、气象要素等;希望通过调查,初步掌握西北印度洋公海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渔业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物理环境以及重要生境特征,分析鱿鱼类、鲐类和金枪鱼类等主要中上层经济种类渔场形成的环境基础、资源补充动态,开展资源量评估,进而为西北印度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中国参与国际渔业治理的话语权。
东海水产研究所“蓝海201”号调查船为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2019年6月建造交付,船上拥有渔业资源调查、环境生态调查、海洋理化分析、声像评估与遥感四大科学调查系统,配备国际先进的科考设备和甲板机械操控系统,能高效完成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
据悉,此次是“蓝海201”号投入使用以来,首次出境执行科学调查任务。出境后,该调查船将同稍早前出发的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组成编队,联合开展首次远洋科学调查任务,实现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渔业调查船从近海走向大洋的跨越。(完)
联系人:购彩大厅登录中心
手机:18718864261
电话:0912-59667301
邮箱:59667301@x.cn
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石家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