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惠州12月6日电 (郭军 王瀚杰)“海巡0939”船列编暨大亚湾区海上应急搜救分中心揭牌仪式6日在惠州海事监管基地举行。
“海巡0939”船列编仪式6日在惠州海事监管基地举行。(无人机照片)(惠州海事局 供图)
据悉,“海巡0939”船是惠州海事辖区最大的海事巡逻船,总长64米,型宽10.2米,型深5米,采用双柴油机、双轴、双舵、双桨推进,抗风能力10级,续航力大于1800海里,是中国海事系统中大型巡逻船中的主力船型,主要服务于惠州海域。
惠州沿海是旅游胜地和传统渔场,海上运输、海上施工、休闲旅游、渔业捕捞作业繁忙,台风、寒潮、大雾等恶劣天气多发,海上交通安全监管压力大。近年来,大亚湾石化产业高速发展,一大批重点石化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惠州港货物吞吐量和船舶通航量连年增长,航行于惠州海域的高速客船和化学品船与日俱增,客船与危险化学品船发生险情事故的风险也不断增大,水上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工作十分重要。
“海巡0939”船列编和大亚湾区海上应急搜救分中心揭牌后,惠州海事部门将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和优势,继续深入服务港航经济发展,为当前在建的中海油、中海壳牌三期、埃克森美孚等重大项目及马鞭洲、东联、荃湾公用航道扩能升级提供安全保障。(完)
中新网西安12月6日电 (杨英琦 阿琳娜)记者6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日前《考古Archaeology》杂志新出版的2024年第一期评选出了“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陕西西安汉文帝霸陵发现的动物殉葬坑入选,为中国唯一入选者。据了解,这是霸陵的考古成果继荣获“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陕西省六大考古发现”之后再获殊荣。
图为大熊猫骨骼。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考古Archaeology》杂志已连续出版70余年。自2006年开始,该杂志在每年的12月评选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汉文帝霸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江村东部白鹿原的西端,其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霸陵和南陵周围的大型外藏坑中出土了各类陶俑、陶器、铁器、铜器、金银器、马骨等大量汉代珍贵文物。在其相对较远的很多小型殉葬坑中发现了大量的珍禽异兽骨骼,葬具有陶棺、砖栏和木椁,随葬品有陶容器、陶俑等,宛若汉文帝时期皇家苑囿的地下动物园。
考古工作者在霸陵共发掘23座动物殉葬坑,发现动物种类共计11个属种,包括鸟类2种和兽类9种,均为珍稀野生动物,出土的动物种类既有现在仍生活在南方东洋界(热带或亚热带)的动物如印度野牛、马来貘和绿孔雀,也有“秦岭四宝”中的三宝——金丝猴、大熊猫、羚牛。其中,虎、马来貘、牦牛、印度野牛在陕西省属首次发现。在南陵共发掘55座殉葬坑,殉葬动物有鸟类、兽类和爬行类。经初步鉴定,发现的动物种类共计30个属种,包括鸟类18个属种、爬行类1种和兽类(哺乳类)11种,包括金雕、绿孔雀、褐马鸡、丹顶鹤、金丝猴、猕猴、虎、鬣羚、鹅喉羚、梅花鹿、狍子等30种珍稀野生动物骨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首次在陕西省发现了爬行动物龟鳖目陆龟科的靴脚陆龟、鸟类犀鸟科的地犀鸟属。
据悉,霸陵的动物殉葬坑位于汉文帝陵墓西南约600米处的白鹿原西坡,形制为接近东西向长方形的竖穴土坑,走向和薄太后南陵动物殉葬坑明显不同,其兽类动物头骨均在东边,朝向汉文帝霸陵。南陵的兽类动物头骨均在南边,朝向薄太后南陵。霸陵考古勘探新发现有60多座殉葬坑,加之1966年考古工作者曾在此发掘清理了47座从葬坑,出土了马、羊、猪、狗、鸡、鹅、鹤等禽兽骸骨,因此,该区域原应分布有上百座排列有序的殉葬坑。(完)
联系人:购彩大厅登录中心
手机:18718864261
电话:0912-59667301
邮箱:59667301@x.cn
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石家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