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9月24日电 (记者 吴兰)9月23日-24日,以“协同创新 量点未来”为主题的2023量子产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构筑“量子+”等话题,探讨量子产业协同创新与合作共赢,进一步推进量子科技产业生态建设。
2023量子产业大会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厅、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中电信量子集团主办。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峻等出席开幕式。
李峻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信未来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大量子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推进研发成果在多行业领域融合创新应用,与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一起构筑“量子+”的产业生态。在当日的开幕式上,中国电信牵手多家企业共同启动了“量子信息产业未来启航行动”,将在量子通信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和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会上,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电信量子集团正式签署了《中国电信量子科技产业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未来,中电信量子集团将投资建设中国电信量子科技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旨在更好地推动量子科技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据悉,该公司于2023年5月在安徽合肥成立,致力于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重点布局量子计算新能力,关注量子测量领域,攻坚量子底层核心技术等。
在创新成果发布环节,发布了“智慧法务量子视讯平台”,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驱动的miqroRNA药物设计能力平台以及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电力系统电流测量解决方案。
大会在安徽创新馆会场区域内设立了超30个展位,展示百余项“量子黑科技”成果。吴兰 摄
大会还在安徽创新馆会场区域内设立了超30个展位,通过实物、模型、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百余项“量子黑科技”成果。例如,在中电信量子集团展区,重点展示了量子+城域网、量子+安全通话、量子+安全办公、量子+IT基础设施加密、量子+移动集群通信、量子+物联网等多量子科技领域成果和场景应用。
大会主论坛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所长段润尧分别发表了题为《高质量发展量子计算 赋能第四次工业革命》《量子计算的产业化之路》的主题演讲。大会还举办了首届“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仪式、量子科技上下游企业合作签约仪式、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发展报告发布等活动。(完)
【港澳台专线】百年江夏堂迎百名台胞祭祖
中新社厦门9月24日电 (记者 李思源)“两岸黄氏宗亲家人团聚在一堂,特别感动,那种感觉真的很棒。”24日,来自台湾台中的“85后”黄浤筵时隔三年再次回到厦门江夏堂,又临近中秋佳节,心情颇为激动。
来自台中、金门等地的近百名黄氏宗亲当天走进江夏堂,携手200多名厦门黄氏代表共同参加祭祖仪式。始建于1910年的厦门江夏堂,是清朝武状元黄培松奉旨兴建的黄氏大宗祠堂,曾为闽海关关址。清末民初,数万名黄氏子弟从这里出发前往台湾、南洋讨生活。
“我二十多岁就开始参与宗族事务。人毕竟有根,要牢记血脉的源头。祭祖既是慎终追远,也是两岸宗亲联谊的好时机。”年过花甲的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创会会长黄奕展,数十次前来江夏堂参与祭祖,对仪式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作为主祭,厦门江夏堂文物保护管理站理事长黄伟煌忙前忙后,不时招呼老熟人、新面孔,宛如家人聚会。“我们江夏堂中秋祭祖除了举行传统古礼的祭拜,仪式后两岸宗亲还会汇聚一堂,参与中秋博饼。”黄伟煌表示,江夏堂是海峡两岸黄氏宗亲共同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都欢迎台湾宗亲回乡祭祖。
9月24日,台胞在厦门江夏堂参与中秋博饼。中新社记者 李思源 摄
隆重的祭祖仪式后,江夏堂内外摆起了35桌宴席,中秋博饼随之开始。在两岸黄氏宗亲的欢声笑语中,骰子落到碗里的清脆声此起彼伏。
中秋博饼习俗源于闽南,据传由郑成功发明,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如今,博饼习俗由家庭游戏发展为亲友之间乃至社会群体的游戏,盛行于厦门、金门、泉州和漳州等地。
几年没来厦门,黄浤筵对博饼的规则一开始有点生疏。他介绍,2013年就跟随父亲来江夏堂祭过祖。“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才会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十年前黄浤筵还未结婚,如今已成家生子,“未来我也会带小孩来江夏堂祭祖。”(完)
联系人:购彩大厅登录中心
手机:18718864261
电话:0912-59667301
邮箱:59667301@x.cn
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石家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