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9月21日电 (李隽)21日,记者带着青海省是否有“预制菜进校园”的问题,采访了青海省教育厅体育卫生文艺处处长王景武,他表示:经过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期调研和青海省教育厅近期初步调研,青海省内目前尚无具有相关资质的预制菜生产企业,也没有配送企业,省内学校没有发现使用预制菜的情况。
预制菜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一般指大型的预制菜工厂,把食材、辅料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封装,然后出厂售卖。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
“其实预制菜成本是比较高的,除非是人数多,走批发市场批量的生产可压缩成本,但对于青海的学校,从成本核算来说请‘大师傅’和工作人员会更划算,因成本太高省内餐饮企业也不愿意做预制菜。”王景武说。
图为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一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包包子。扎西卓玛摄
据介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历来是教育部门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从青海省教育厅到各市州教育局,到各学校校长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在日常检查调研中,该省高校、高职、高中、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等均没有见到过使用预制菜的情况,涉藏地区学校都是请“大师傅”和工作人员当日现做。
图为西宁市金百灵幼儿园学生家长向记者展示的幼儿园餐食原料。受访者供图
21日,青海省西宁市金百灵幼儿园学生家长向记者展示了幼儿园每天餐食情况:“每天早上幼儿园会贴到门口,老师也会每天发家长群里,吃的啥、用什么做的都有展示。”
“省直的学校以及大通、海东、玉树等地的学校所有的食材采购都是通过政府招投标的形式确定几家餐饮公司,由有资质的、信誉好的企业进行配送。”王景武介绍,该省海东市各县学校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聘请“大师傅”和工作人员保证食堂用工,玉树、果洛等地区多为学校出资聘请相关工作人员。
王景武表示,下一步青海省教育部门将印发关于学校禁止使用预制菜的通知,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调研。他也邀请记者以“四不两直”的形式,在学校供餐前随机进行走访,实地走访是否有预制菜进校园的情况。(完)
9月21日,中国—东盟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杨陈摄
中新网南宁9月21日电(记者杨陈)“果业是广西与东盟农业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广西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在果业种源、科技、贸易等方面合作,果业已经成为广西与东盟贸易新增长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智宇21日表示。
当天,中国—东盟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黄智宇出席会议并致辞。
作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省区和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的主要通道,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设施果业、建设智慧果园、加快水果产业链布局。2022年广西园林水果产量突破3000万吨,连续5年保持中国第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西出口水果金额同比增长43.6%,进口水果金额同比增长116%。
“我们愿意与东盟各国分享果业先进技术。在果业育种育苗、果品加工、果园机械、果园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控、智慧果业等领域,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果业,不断推动果业发展壮大。”黄智宇说。
与此同时,广西还将与东盟各国加强果业贸易投资合作。以农业对外合作“两区两站”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走出去”“请进来”,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推动水果优势果品互供出口。
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龙熹表示,当下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中方将一如既往与东盟各国加强对话、弥合分歧、增进共识;深化与东盟各国的水果经贸合作,分享超大规模市场、发挥经济互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对接,助力东盟各国实现发展目标。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邓秀新在会上表示,果品贸易增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互利关系,东盟对中国水果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重大病虫害危害。
会上,泰国农业部、泰国清迈大学分别围绕泰国果蔬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等进行了报告分享。越南国立农业大学、越南农业科学院就《越中水果蔬菜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进行了交流。各方均表示,希望通过强化政策沟通、畅通果业经贸往来、提升科技水平等,共同深化果业合作。(完)
联系人:购彩大厅登录中心
手机:18718864261
电话:0912-59667301
邮箱:59667301@x.cn
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石家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