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9月21日电 (记者 蔡敏婕)国家卫生健康委21日在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发布会,介绍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落地见效有关情况。
今年8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文件印发将近2个月时间,各地都在推进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在会上表示,民众在就诊时间和就近就医方面上有了更多选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广州举行发布会。蔡敏婕摄
他举例表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工作日的11时30分至13时30分提供午间门诊,实现“中午连一连”;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工作日晚间门诊服务,实现了“晚间延一延”。
此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开设双休日门诊;广东省深圳市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要求至少200家社康机构开放门诊延时服务(也就是夜诊)至21时。目前已有800多家社康机构开放夜诊服务,平均延时服务2小时,夜诊服务占社康总诊疗人次的近20%。
在促进就近就医方面,北京市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病特色科室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动三级医院共同建设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专病特色科室,满足居民就近就医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民众在基层可以获得多类慢性病长处方服务。浙江省杭州市除高血压、糖尿病外,还将冠心病、慢阻肺、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病种纳入长期处方,并针对各病种分别制订了社区临床管理路径,从首诊评估到用药回访、复诊检查都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患者在基层就诊更加便捷。河南省新乡市一些乡镇卫生院专门设立了代理代办的办公室,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到行政大厅、医保中心办理医保补助、更换慢性病证等业务,到上级医院代取检查结果、与村医对接转交检查结果等,实现老年患者“少跑路”。
在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方面,在广东,更多的基层机构在夜间和周末提供全科、中医和预防接种等服务,方便上班族晚间和周末就医需求;全省1700多间基层医疗机构可开具长处方,实施“互联网+”延伸处方,方便居民在就近取药;推行检验结果互认,免除病人重复检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汪洪滨在会上表示,广东推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家庭医生下沉30%的号源,其中专家号源不少于30%,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可以在自己的诊室直接预约上级医院号源。
汪洪滨还提到,深圳、佛山、东莞等市的基层机构涌现出一批卫生健康副校长、健康副厂长等,实现预防关口前移。(完)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AI(人工智能)热潮下,网友最关注哪些科学热词?哪些科普视频广受好评?哪些知识点几乎被网友每日“打卡”?……近日发布的一份大数据报告给出答案。
《全国科普日知识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由科普中国与百度百科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联合发布。这份报告涵盖网友关注的十大科学词、十大科普视频、前沿科研成果、实时热点等方面内容。
报告显示,以ChatGPT、文心一言为代表的大模型掀起新一轮AI热潮,在此背景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话题备受关注,有2700万名用户通过相关词条学习了AI知识。此外,基因编辑、多巴胺、费米悖论、阿斯巴甜等关键词也入选十大科学词榜单。
报告同时发现,量子纠缠、室温超导、MBTI测试、内卷等相关内容的科普视频受到普遍关注。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等人制作的视频《量子纠缠不是心灵感应》、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等人制作的视频《内卷—我们到底在卷什么》尤其受到网友关注。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公众需要及时获取权威的科普知识。报告显示,PUA、杜苏芮、厄尔尼诺、奥本海默等话题的关注度飙升。与此同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参与编写、编辑、审核相关词条。
报告还提到,包括霸王龙、三角函数、抗生素、胃镜等在内的一些知识点几乎每日都被网友“围观”“打卡”。有网友留言称,自己要先在网上重温三角函数知识“才好意思辅导孩子功课”。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到,百度百科成立以来已汇集超过2745万个科普知识点,778万名用户参与编写。报告还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将科研成果以三维模型方式呈现于网络平台,便于更多人了解神奇古鱼,收到良好效果。(完) 【编辑:姜雨薇】
联系人:购彩大厅登录中心
手机:18718864261
电话:0912-59667301
邮箱:59667301@x.cn
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石家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