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昌9月24日电 (朱莹 吴思瑜)巴基斯坦留学生哈西(Haseeb Abdullah)24日在江西南昌告诉中新社记者,听一曲古乐、尝一块月饼、赏一次花灯,是他这四年在中国过中秋节的“老三样”。
当日,“金风送爽·情满双节”迎中秋·庆国庆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在南昌市举行,来自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埃及、肯尼亚等国的在南昌高校留学生及中国大学生代表近百人一起观看旗袍知识讲座、欣赏民乐歌舞表演,体验旗袍换装、冰皮月饼制作等,提前过中秋。
9月24日,留学生身着旗袍展示花灯。中新社记者 吴思瑜 摄
“大家知道中国的诗词是可以唱出来的么?”活动现场,留学生们与主持人热情互动,古筝、二胡、长笛齐上阵,在古筝伴奏、诗词朗诵下,流传千年的古乐文化“活”在当下,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吟唱完,引来留学生们一片叫好。
来自坦桑尼亚的江西农业大学留学生多梅(Salma Mbarouk Omar)告诉记者,月饼是中国传统美食,旗袍是外国人心中最具特色的中国近代服饰,“穿上旗袍做月饼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觉得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就应该穿上传统服饰、欣赏传统艺术,全身心感受。”
9月24日,留学生身着旗袍与“嫦娥”扮演者合影留念。中新社记者 朱莹 摄
“中秋节的意义在于团圆,这次活动既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能与各国同学交流,我感到很快乐。”来自刚果(金)的留学生梅伊莫托·喀库尔(Mayimoto Kakule)说。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阿斯拉姆·穆罕默德·塔拉哈(Aslam Muhammad Talha)让同伴为他拍下身着长衫的照片后,立刻在社交平台分享,“我的家人朋友们知道我在中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本次活动由南昌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南昌市中日友好会馆承办,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协办。(完)
中新社澳门9月24日电 (记者 李亚南)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24日发布消息称,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人员招聘、培训、购置设施设备等工作,为今年年底试营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因应居民医疗需求和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部署,澳门特区政府邀请内地具备顶尖医疗专业水平的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合作伙伴,共同营运和管理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下称“医学中心”)。《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法律制度》将于10月1日生效。
据介绍,医学中心定位为公立医疗机构,包括澳门医院、辅助设施大楼、综合服务行政大楼、中央化验大楼、员工宿舍大楼等。医学中心计划设有病床约800张,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外,亦会进行医学教育及医学研究,推动澳门专科医疗高水平发展。
此外,医学中心以公共医疗服务优先的原则,首阶段提供健康管理、专科门诊,逐步启动放射治疗等综合肿瘤服务,内外科住院服务等。医学中心将引入和采用北京协和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及国际医疗设备开展肿瘤放射治疗及影像学检查等服务。
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表示,希望通过与北京协和医院的合作,致力推动医学中心发展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医学中心,持续提高澳门疑难重症与专科治疗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多和优质的就医选择,并助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完) 【编辑:叶攀】
联系人:购彩大厅登录中心
手机:18718864261
电话:0912-59667301
邮箱:59667301@x.cn
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石家湾镇